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3-06-08 00:00

前 言

“十四五”时期是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下称“园区”)全面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的重要时期,是园区坚定“跨江融合发展当先锋、全省合作园区争第一”的总定位,高水平奋力建设南通沪苏跨江融合发展试验区,全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阶段。为加快推进园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根据《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主要阐明“十四五”园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产业、空间布局、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指导未来五年园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1.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截至2022年底,园区服务业主要指标稳步增长,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达28.9亿元,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最高,达4.5亿元,成为推动园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2022年园区限上批发零售业销售额达208.7亿元,限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达3435.9万元;服务业投资额达46.8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50.2%,贡献已达“半壁江山”。园区创新主体不断增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64家,初步实现了从有到优的新跨越。

2.服务功能逐步完善

人力资源服务快速兴起。2018年建成的苏通人力资源产业园是苏中地区首家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先后荣获“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称号。商贸服务日趋完善。福地商业中心、江湾国际、苏通邻里中心、德力新天地等商业综合体的品牌和品质稳步提升,南通中心“枫叶小镇”奥特莱斯拟2024年对外营业。园区目前正在运营酒店共5家,苏锡通美居酒店拟2023年投入运营。教育医疗服务逐步提升。园区建成和运营公立小学3所、公立幼儿园2所、民办幼儿园6所、国际学校2所(南通诺德学校、南通惠立学校)。公立医疗机构4家,共有床位345张,服务人口30余万人。其中,通大附院苏锡通分院于2020年开始对外接诊,定期派驻附院专家坐诊;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人民医院迁建方案已确定,建成后将成为园区内集医疗、预防、教育、科研、康复等功能于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3.平台载体初步成型

目前,武珞科技园、神马电力国家能源电力实验室、捷捷微电宽禁带电力电子工程中心等品牌创新平台初步成型,以信息与技术服务等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其中,南通市环保局“智慧环保”、民政局“智慧社区”、食品药品移动监管平台等应用系统已投入使用,完成合同额1000余万元。武珞科技园已于2023年2月开园,目前已签约入驻28家企业。

4.重大项目有序推进

园区始终秉承“项目为王”发展理念,把重大项目作为推动发展的动力源,以项目建设“店小二”、企业发展“服务员”的姿态,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精心精准服务。目前,园区已形成重大项目领导挂钩“1+3+X”机制,项目洽谈效率高,精准服务针对性强,疑难杂症解决快,项目招商引资持续向好。园区现有服务业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如南通苏通长江生态文化园、OBP城市主题文化运动综合体等文旅体育项目、南通中心“枫叶小镇”奥特莱斯等高端商贸项目、南通惠立学校等高端教育项目。

(二)问题瓶颈

1.功能配套建设滞后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苏锡通园区常住人口为9.02万人,但现有功能配套供给与人口服务需求不匹配,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不足、质量不高。教育方面,园区有国际学校2所、公立学校3所、公立幼儿园2所、民办幼儿园6所,教育功能配套有待进一步完善。医疗方面,园区公立医疗机构4家,每千人拥有床位数3.82张,低于全市6.1张的平均水平。文化休闲方面,园区绿地与广场用地仅占城市建筑用地6.17%,低于南通市绿地与广场占地比例9.32%,缺少图书馆、会议会展、文艺展演等配套场馆和相关设施。

2.高端要素集聚不足 

园区住宿、餐饮行业项目总体层次不高,缺少星级酒店、高档次商业综合体、高水平娱乐消费场所。比如,园区目前5家正在运营的酒店均为经济商务型。虽然引入了南通中心“枫叶小镇”奥特莱斯项目,但6家商业综合体中仅新福地商业广场有1家文峰精品超市,德力新天地有1家吉麦隆大型商超,其余综合体只拥有小型超市;新福地入驻餐饮企业仅16家,其余综合体的餐饮企业入驻数均低于10家。园区金融业分支机构网点不全、层级较低,除南通农商行为一级支行外,其余工行、中行、建行、农行、江苏银行等均为二级支行,企业无法完成一般授信,企业金融需求难以满足。特别是苏通园区和锡通园区一体化后,各银行所辖支行的覆盖区域未做调整,各级支行的服务范围尚未覆盖张芝山镇。

3.两业融合有待加深

目前,园区服务业发展对房地产依赖性较大,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服务业出现结构性失衡。截至2020年底,服务业企业应税销售额大部分由房地产企业贡献,比重达30%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应税销售额占服务业总体应税销售额不足10%。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融合成效还不突出,尤其是与以汽车零部件为代表的智能装备和集成电路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相配套的研发设计、信息服务、供应链管理、检测检验认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园区服务生产的创新要素集聚不足,数字化、信息化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赋能不够,容易陷入“低端制造+低端服务”的“低端锁定”循环。

(三)发展机遇

1.国家战略纵深推进为服务业发展释放新红利

近年来,服务业成为国家稳增长、稳就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柱。特别是我国加快构建高水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内激发国内超大规模市场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消费方式逐步向发展型、现代型、享受型转变;对外为全球提供巨大的服务贸易市场,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外包化、数字化、高端化、融合化发展趋势愈发明显。“十四五”期间,推动服务业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将成为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赛道,数字经济、金融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旅游等高端服务领域监管将逐步放开。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深入实施,三省一市将进一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区域服务业协同发展出现新的窗口。

2.园区新发展使命为发展服务经济集聚新力量

园区占据上海、苏州、南通“黄金三角”位置,是南通融入苏南的“第一站”、对接上海的“桥头堡”、跨江融合的“第一园”。从交通布局看,随着沪苏通公铁大桥、铁路开通,北沿江高铁、南通新机场、过江通道、江海快线等重大项目推进实施,园区区位条件将获得极大改善,有利于进一步打通城市南北空间通道,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融合流动;从区域发展看,苏通、锡通两区实现一体化运行,成为南通“两争一前列”发展新引擎,加上南通作为江北唯一纳入上海“1+8”都市圈的城市,将进一步推进园区与苏南、上海在人才、资本、产业、科技等领域的联动和融合发展。

3.制造业集聚为园区生产性服务业创造新需求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演进,全球制造业逐渐由单一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制造服务业)转变,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相融共生、协同发展,成为提升制造业产品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园区制造业项目储备丰富,围绕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生命健康三大发展方向,形成以3个百亿级项目为龙头、39个10亿元以上项目为支撑、95个亿元以上项目为基础的项目矩阵。“十四五”时期,园区将打造成为具有竞争力的长三角北翼高端制造新中心,随着园区制造业进入新发展阶段,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将更为紧迫、更为集中、体量更大,客观上会促进软件与信息服务、科技创新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

(四)风险挑战

1.全球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变革重构的挤压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经贸规则正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由“经济之争”转向“规则之争”“制度之争”,并引发全球产业链体系的分化与重构。特别是美国对华发起的贸易战叠加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服务分工格局造成了史无前例的冲击。此外,随着新一代技术革命快速发展,全球贸易模式发生深刻改变,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美欧等发达国家利用自身在服务贸易、数字贸易方面的竞争优势和较完善的法律法规,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积极抢占制高点。预计“十四五”时期,全球经贸格局的不确定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将加速新一轮经贸规则的调整与大国之间的利益博弈,服务业转移和布局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风险将显著增加。这将对园区集聚高端服务资源、物流服务和确保供应链产业链稳定等方面带来重大挑战。

2.周边同质竞争和虹吸效应不断增强的竞压

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现代服务业的服务范围和半径无限延展,加上服务业因区位和交通条件具有天然集聚的特性,周边地区现代服务业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园区正面临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双向竞压。一方面,国家提出要着力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打造“一核两带”功能布局,位于南北向两条拓展带地区的发展能级和辐射带动能力势必得到大幅提升。昆山、太仓、相城、苏州工业园区等苏南地区毗邻虹桥,是长三角发展活力最强、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南湖、平湖、海盐、海宁等地区数字贸易蓬勃发展,是国际开放枢纽功能的重要拓展区。另一方面,南通正着力打造“一主三副”大空间格局,主城区辐射效应将进一步提升,通州副城、通州湾副城、海门副城及各开发区也竞相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抓紧完善城市功能。这些区域对总部机构、高端人才、创新资源等“虹吸”作用明显加大,必将带来新一轮区域产业、资本、人力资源等要素的流动与重新配置,加剧未来园区在高端要素争夺方面的不确定性。

3.产业能级相对不高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内压

对标全市实力最强的南通开发区(全省国家级开发区排名第十)和以苏州工业园区(全省国家级开发区排名第一)为龙头的苏南先进园区,苏锡通园区的整体实力和产业规模偏弱。2022年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207.5亿元,是南通开发区(1843.7亿元)的1/9、苏州工业园区(6850.2亿元)的1/3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6亿元,是南通开发区(59.16亿元)的1/4、苏州工业园区(387.4亿元)的1/25;完成进出口总额55.7亿元,是南通开发区(686.6亿元)的1/12、苏州工业园区(7151.3亿元)的1/128。目前,园区内仍然存在大量产值规模小、劳动密集型、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的服务型企业。加上空间、资金、能耗、环境容量等要素的刚性约束越来越强,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实现跨越式发展面临较大压力。


专栏1  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与苏州工业园区对比分析

   



苏州工业园区成立于1994年,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开放程度最高、发展质效最好、创新活力最强、营商环境最优的区域之一,连续6年名列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实力榜首。同时以金鸡湖商务区为集聚区和主阵地的现代服务业也正强势崛起,成为园区产业“新引擎”。对标苏州工业园区的经济状况找差距、开眼界、拓思路,是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高水平建设“南通沪苏跨江融合发展试验区”的重要途径。

从发展阶段看,2019-2023年正值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发展的第三个五年,与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的第三个五年(2004-2008年)的经济情况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与苏州工业园区在经济发展、人口集聚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其中,2020年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GDP总量约为2005年苏州工业园区的1/6,常住人口约为苏州工业园区的1/3,进出口总额约为苏州工业园区的1/116,固定资产投资约为苏州工业园区的1/3。2021年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GDP总约为2006年苏州工业园区的1/5,常住人口约为苏州工业园区的1/3,固定资产投资约为苏州工业园区的1/3。2022年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GDP总量约为2007年苏州工业园区的1/6,常住人口约为苏州工业园区的1/3,进出口总额约为苏州工业园区的1/10,固定资产投资约为苏州工业园区的1/4。

表1  苏州工业园区2000-2020部分年份的重要经济指标

年份GDP/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常住人口/万人人均GDP/万元进出口总额/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亿元房地产投资/亿元其他三产项目投资/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2005年580.7143.127.3*21.3405.6357.1100.145.350.22006年679.517929.7*22.9500.3395.4110.240.563.12007年836.0237.130.5*27.4568.8416.4124.94--2020年2907.11499.5113.425.6941.8405.1129.992.8934.82022年3515.611753.18115.0430.561077.9521.62--1097.85

注:*表示户籍人口,因为当时还未采用常住人口这一统计指标。

表2  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2020年-2022年重要经济指标

年份GDP/亿元常住人口/万人人均GDP/万元进出口总额/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亿元规上工业生产总值/亿元2020年100*9.0211.0928.1114.8117.22021年137.110*13.71-132.02162.792022年138.8310*13.8855.793.3207.5

注:*为预计数量。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锚定“跨江融合发展当先锋、全省合作园区争第一”目标,坚定扛起“高水平建设沪苏跨江融合发展试验区”时代使命,坚持创新驱动、融合联动、开放带动,瞄准规模化、高端化、集群化、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发展方向,以重大项目为牵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构建高标准、高品质、高价值的“4+3”现代服务业体系,全面提升园区服务业影响力、竞争力和辐射力,把园区建设成为产城融合“新地标”,为南通勇当全省“两争一前列”排头兵作出园区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驱动,推进数智变革

顺应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数字、智能、跨界、融合为导向的新发展趋势,加快探索数字技术赋能服务经济,深入推进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管理创新,构建智慧化、多元化的生产生活数字场景,以数字化整体转型推动园区品质提升,形成以创新驱动为内核的现代服务业经济体系,积极抢占未来服务业和经济发展制高点。

2.坚持高端引领,涵养服务生态

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大服务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领军型龙头企业,培育创新型服务企业,扶持成长型小微企业,推动形成服务业领域中小企业“满天星斗”、龙头企业“皓月当空”的生态体系。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在地化、专业化、品牌化升级,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精致化、国际化提升。

3.坚持双轮并驱,服务实体经济

顺应制造业服务化发展趋势,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制造”向“服务+制造”转型升级,探索发展服务型制造、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等新模式,以信息与软件服务、科技创新服务、能源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双向渗透和深度融合,增强园区服务全市和周边地区的水平和效率,以高质量的服务供给催生创造新的服务需求。

4.坚持产城融合,激发要素活力

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以解决人的需求和发展问题为核心,全面适应居民消费升级的新形势新要求,大力提升生活性服务业质量。秉承服务营城理念,通过推进职住均衡、打造国际创新社区、健全精细精致服务等方式,促进产业、就业和居住功能融合,打造“软”“硬”兼优的国际化营商环境以及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生态和人文环境。

5.坚持开放协同,加强合作共享

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机遇,深度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建设,积极推进与新加坡、奥地利的联动发展,充分发挥苏州自贸片区联动创新区优势,学习借鉴上海以及苏州、无锡等苏南城市品牌园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理念和实施路径,借力完善功能设施、提升服务能级,积极争取高层次的服务业改革开放试点示范,打造现代服务业跨江融合发展新高地。

(三)发展目标

1.产业规模实现跃升。服务业总量占比继续扩大,服务业综合服务功能大幅提升。到2025年,园区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突破80亿元,年均增长30%左右;服务业投资额达68.8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5%以上。

2.产业质态持续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支撑作用明显提高,生活性服务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能力明显增强。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品牌效应进一步放大。

3.创新实力全面突破。服务业企业技术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和品牌创新取得新突破,数字技术的新应用新场景不断涌现,建设若干服务创新发展的平台载体。

4.产业环境显著提升。推动服务业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力、辐射力、集聚度进一步增强。高水平开放合作取得突破,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三、产业导向

立足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基础优势和发展实际,围绕服务园区“两主一新”产业(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生命健康)高质量发展需要,聚焦提升人民生活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加快构建“4+3”现代服务业体系,即信息与软件服务、科技创新服务、能源服务、商务服务四大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商贸、文化旅游、城市服务三大生活性服务业。

(一)做强四大生产性服务业

1.信息与软件服务

(1)目标定位

鼓励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商业模式、业务流程、管理方式和组织形式上创新创业,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设计、工业互联网、软件开发等服务,促进企业发展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

(2)重点举措

一是增强集成电路设计实力,实现集成电路产业强链补链。支持江苏微远芯等芯片设计企业在高性能模拟芯片设计、毫米波单芯片设计等领域做强做优;发挥通富微电、捷捷微电等集成电路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积极与模拟集成电路设计、EDA软件、关键IP核等领域的领军企业开展合作,促进产业链向具有高附加值的芯片设计环节延伸,助力打造自主“芯片—软件—整机—系统—信息服务”产业链协同格局。

二是强化工业互联网应用服务,助推智能装备和医疗器械产业数字化转型。依托武珞科技园,引培一批工业互联网服务商,围绕标识解析、工业智能、数字孪生、云边协同等关键共性技术开展联合攻关。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互联网交叉融合,推进联钢精密、昌坚机器人、施特万、吉芮医疗等智能装备和医疗器械制造企业在工业监测、视频监控、巡检运维、智能调度、智慧物流、安全生产等场景的创新应用。加强工业互联网在精密部件、工业机器人、航空装备、成套装备、医疗器械等重点制造业领域的示范引领作用,打造若干个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以典型示范带动行业整体提升。

三是提升软件开发水平,促进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聚焦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平台软件等领域,支持江苏剑桥网络科技等小微企业做大做强,聚力攻坚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基础软件核心技术,加快建筑信息建模、智慧能源管理、办公软件、智慧医疗等应用软件的推广使用,前瞻布局小程序、快应用等新型轻量化平台软件融合发展与规模化应用,提升软件产业核心竞争力。

2.科技创新服务

(1)目标定位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打造服务链,培育研发设计、创新孵化、检验检测认证等科技服务业态,优化提升科技服务载体平台,持续壮大科技服务主体,加快形成长三角北翼高能级创新地标。

(2)重点举措

一是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研发设计服务体系。瞄准智能装备、生命健康、新能源汽车等园区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关键环节和突出短板,引导研发设计企业与制造企业开展嵌入式合作,提供需求分析、创新试验、原型开发等服务。积极布局工业设计、微电子研发设计、医药研发等领域专业研发服务,并推动单领域研发设计服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型升级。支持园区企业与国内外名牌高校、科研院所、各级科研机构建立研发设计创新联盟,开展人才联培、研发协同和攻关合作,形成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

二是着力搭建高水平创新服务体系。积极搭建与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生命健康“两主一新”产业需求相匹配,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公益性的科技服务平台,鼓励与条件的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共建企业研发平台。加大科技招商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打造创新孵化空间,形成一批产业化研发平台和成果转化孵化基地。力争到2025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累计突破100家,市级以上研发机构突破45家,其中省级以上研发机构突破15家。

三是增强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平台服务力。整合园区检测认证机构,积极搭建检验检测服务平台,为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生命健康等园区重点发展领域提供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分析测试等“一站式”服务。支持神马电力、常测机电、捷捷微电等龙头企业加快建设国家级实验室,带动园区电子电器检测、芯片检测、汽车检测、机械检测、特种设备检测等细分领域向高端攀升,打造具有国内影响力的“测峰”。

3.能源服务

(1)目标定位

坚持“生态立区、环境立区”,以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谋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综合能源服务发展成为园区实现绿色转型与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将低碳、节能、降耗工作贯穿于产业发展和园区运营管理全过程。到2025年,能源服务实现集约化、规范化、精细化发展,积极创建“零碳园区”,争取入选“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2)重点举措

一是积极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推动新能源产业异军突起。鼓励总投资33亿元的神马电力项目发挥“链主”企业优势,大力开发特高压输变电领域,加快延链强链补链,推动交/直流特高压设备、缆线和铁塔、绝缘器件、智能电网、高效储能等产业集群化发展;深入开展新材料电力装备集成服务,为大用户提供电力设备相关的技术咨询和节能降耗等技术服务。针对园区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重点行业低碳改造需要,整合减碳、零碳和负碳技术,支持领军企业率先探索开展“污染物和二氧化碳近零排放”与减污降碳试点示范。

二是着力提升园区能源利用管理水平,引导创建零碳园区。探索打造覆盖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科创服务和绿色金融等领域的碳中和一站式服务平台,积极为政府提供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咨询,为企业提供绿色转型系统解决方案,打通多方综合能源服务通道,为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赋能。支持苏通天电针对“能耗双控”“有序用电”“园区企业用电难”等问题,以服务园区企业能源需求为中心,在园区打造一批高效、绿色、低碳的智慧能源应用示范工程。在园区开展一体化电冷热气供应、多能协同供应、综合梯级利用以及低品位余热利用等能源管理和服务,坚持走清洁低碳、绿色发展道路,积极创建零碳园区。

4.商务服务

(1)目标定位

紧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来的商务服务企业拓展和再布局的机遇,引育高成长性专业服务企业,加快推动高端商务服务业聚集发展。积极引进和承接高能级专业服务机构,提升人力资源、金融服务、法务税务、会计审计、管理咨询等专业化服务水平。

(2)重点举措

一是着力打造人力资源服务高地。坚持人力资源服务先行理念,支持人力资源企业深耕并拓展人才数据、互联网招聘、猎头顾问、人才评测、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等领域。积极引进、培育人力资源高端服务企业,拓展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培训、管理咨询、战略咨询等高端服务业务,形成多层次的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增加服务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培育人力资源服务领域新增长点,努力打造打造长三角北翼高能级人力资源服务高地。

二是加快提升金融服务体系能级。支持金融机构在园区增设分支机构,延伸营业网点,扩大各级支行服务覆盖,满足企业一般授信等基础金融服务需求,建立健全规模适度的集银行、证券、保险等业态为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大力推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金融领域的融合创新,鼓励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金融服务延伸到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物流运输、批发零售、终端消费等产业链关键环节,提高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水平。

三是鼓励发展高附加值专业服务业。提升法务税务、会计审计、管理咨询等专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商务服务的层次。积极培育公益、公共、专业法律服务体系,规范发展法律援助等与产业发展、民生需求、法制建设相关的法律服务。发展壮大会计、审计、税务、资产评估等经济鉴证类服务,引导企业扩大规模,树立具有竞争力的专业服务品牌。积极与长三角高校合作,共同设立专项人才联合培养基地,为高端商务服务业提供专业人才。

(二)做优三大生活性服务业

1.现代商贸

(1)目标定位

以满足园区居民美好生活需求为导向,顺应新消费发展趋势,积极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有效提升园区商贸服务业发展水平。到2025年,现代商贸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商贸业发展质量和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

(2)重点举措

一是优化布局新商业综合体,提升消费能级和品质。积极推动南通中心“枫叶小镇”奥特莱斯项目建设,打造成为苏中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了解南通品牌、品味南通特色、采购南通产品的休闲购物胜地和可体验、可打卡、可消费的名品潮流生活地。大力推动传统交易市场、专业市场、批发市场转型升级,提升邻里中心、新福地广场、海伦广场等商业配套功能,适当增加沿街绿化、盆景、雕塑、座椅等建筑小品,为消费者创造宜人的购物环境。积极引进大型连锁超市及商场,推动知名便利店入驻园区,探索建设包含教育、文化、体育、剧场、亲子互动、萌宠馆、密室、VR体验馆、小剧场等复合型、多元化消费业态在内的第四代商业综合体。积极打造由众创空间、创意书店、咖啡店、酒吧、精品餐厅、健身房等组成的主题特色商业街区,吸引大批年轻消费人群。

二是培育新业态打造新品牌,激发消费需求和活力。推进智慧商圈(街区)建设,探索发展基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智慧零售、跨界零售、无人零售、绿色零售等新零售模式。利用美珍香、周黑鸭、紫罗兰等现有企业资源,鼓励园区内国内外知名品牌设立直播旗舰店,助力传统企业“触网上线”。积极参与“双12”南通购物节和“五五购物节”“寻味南通”“南通老字号·遗嘉年华”等系列活动。围绕商圈消费、餐饮美食、景区旅游、文化活动、品质家居等领域,着力打造“当燃苏锡通”消费品牌。积极打造夜间经济品牌,发展购物餐饮型、文化休闲型、观光旅游型和生活便利型等夜间经济形态。

三是构建便捷高效物流体系,打造区域性物流节点。依托园区紧靠南通兴东机场和南通新机场、比邻通海港区并经由新江海河-通吕运河联通通州湾新出海口的区位优势,稳步推进乐歌物流、江苏中投国际物流、平高申马现代物流等物流项目建设,打造设施齐备、功能完善的现代化仓储物流枢纽。大力发展航空物流、集装箱物流、冷链物流、电商物流、供应链物流等综合物流体系,构建水陆空多式联运网络。探索打造涵盖跨境电商物流、跨境电商收款在内的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促进跨境电商线上平台和实体企业联动发展。支持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的运用,加快推动物流基础设施数字化,积极打造信息化、智慧化物流园区。

2.文化旅游

(1)目标定位

以南通苏通长江生态文化园开发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沿江生态景观示范段建设,以优质项目集聚人气、以绿色生态留住人气。到2025年,打造成为具有国内影响力的休闲养生度假旅游目的地。

(2)重点举措

一是推动南通中心休闲旅游商圈建设,打造创意文旅新名片。以南通苏通长江生态文化园建设为契机,加快推动航母公园、航母爱国教育基地、狼山探索湾等项目落地见效,积极探索房车营地、休闲垂钓、会展中心等新业态、新模式,打造长三角区域特色文旅基地。增强南通苏通长江生态文化园配套服务,积极引导建设主题酒店、绿色酒店、文化创意酒店,做优做响商贸、美食、娱乐特色街,并联动南通中心“枫叶小镇”奥特莱斯项目,全力打造“商旅文体”互融互促的南通中心休闲旅游商圈。积极搭建智慧旅游平台,培育数字创意、电子竞技、网络娱乐等新兴消费,打造沉浸式、体验型文旅项目。

二是推动生态与旅游深度融合,构筑生态融城新典范。以老洪港湿地资源开发为抓手,重点打造望江通廊,建设成为苏锡通园区的中部绿谷,让市民享受到“绿色融城”的生态福利与福祉。通过整合南通的濠河、狼山、滨江生态观光带、水绘园等旅游资源,与长江南岸的上海、苏南地区组成黄金旅游风光带。

3.城市服务

(1)目标定位

以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为导向,依托江海快线2个站点TOD开发,优化园区公共服务功能。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居民在园区工作、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到2025年,实现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努力打造优质多元的教育、医疗、养老服务。

(2)重点举措

一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在原有学校基础之上增加中小学数量。发挥南通基础教育优势,升级教育教学软硬件设施,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优化教学方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推动“教育+互联网”发展。积极承接著名高校分校、分院、研究生院等,大力发展技术学校教育,引导建立新型学徒制,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技能型人才。积极布局以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构建高等教育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

二是完善医疗服务设施。加快园区4家公立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进行医院扩建扩招,改善群众就医环境。加强通大附院苏锡通分院特色专科建设,提升对外接诊服务能力,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高端医疗设备,提升园区医疗服务质量。积极推动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人民医院迁建项目建设,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加快构建层级优化、功能完善、协同联动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预防-治疗-康复-护理全流程的健康服务链,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鼓励提供在线挂号、在线问诊、远程会诊、电子处方、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等多元互联网医疗服务。

三是丰富养老服务供给。健全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三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结合“健康南通”建设,建成“一人一档”全生命周期卫生健康服务,精准实施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形成“互联网+医疗健康”智慧养老模式,为居家老人提供紧急呼叫、家政预约、康复护理等服务。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为老人提供医疗健康、文体活动、生活服务、志愿服务等多样化服务。提升机构养老服务质量,利用市场竞争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支持中高端养老机构开发养老养生、医疗康复、休闲旅游等多样一体的健康养老服务。

四、空间布局

落实长三角一体化战略,遵循南通城市空间发展大格局,按照苏锡通产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结合园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比较优势,按照“北居、中核、南融、东西两翼”的总体空间布局,优化构建“一核引领、轴带支撑、两翼并进、三区联动”的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全面强化核心区域的综合服务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努力实现服务业全域一体、整体崛起、联动发展。




图1  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


1.一核引领

——中核。中核是园区一轴一带交汇的中心区。依托蓝水绿林交织的独特生态基底,围绕江海快线站点和金英公园两个重要节点,重点布局特色商业、科创办公、滨水酒店等功能业态,彰显园区科创实力和产业能级,打造标识清晰的城市形态和景观风貌,形成知识密集、业态完善、功能完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的城市综合服务核心。

2.轴带支撑

——江海活力中轴。作为连通苏通与锡通两大片区的纽带,布局商业休闲、特色医疗、文体休闲等功能,提升生活服务能力和宜居宜业水平。景观带以南依托南通苏通长江生态文化园,重点布局现代商贸服务业,打造集购物、娱乐、休闲、文旅等一站式体验消费场所;景观带以北结合居住片区,重点布局教育、医疗、养老养生、文化体育等与城市生活配套服务功能。

——新洪港生态带。依托南通老洪港省级森林公园并不断向东延伸,以隔离和弱化园区内南北两大片区诸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对环境生态带来的不利影响,形成苏锡通园区中部横贯东西的绿色生态景观带。依托优美生态景观,着力构建慢行友好步行网络和适宜骑行的观光绿道,重点布局休闲娱乐、生态康养等产业,以优质项目集聚人气、以绿色生态留住人气。

3.两翼并进

——西翼产业片区。该片区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组团。以通富微电项目落地为契机,全力发展以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为重点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

——东翼产业片区。新洪港生态带以北为智能制造产业组团,是园区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预留片区;新洪港生态带以南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组团,全力发展以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为主导的智能装备产业。

两翼片区要围绕片区主导发展的制造业,积极发展信息与软件服务、科技创新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培育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软件开发、大数据挖掘、工业互联网服务等新业态,优化提升制造型服务载体平台,打造以智能制造研发、信息化应用及创新为主要功能的产业基地。

4.三区联动

——特色文旅片区。围绕南通苏通长江生态文化园、江海码头和生态湿地的现有条件,结合滨江生态修复,积极布局特色滨江廊道、特色商业街区、主题酒店等配套功能,构建具有文旅游赏、休闲观光功能的魅力滨江门户。

——综合服务片区。以区域融合与区域性服务功能为主,围绕江海快线站点形成的城市综合服务核心,布局中央绿廊、区域科创社区、研究院、人才社区等配套功能。依托原苏通片区已有的居住组团,打造长三角国际生态社区。

——宜居活力片区。以居住配套为主,结合毗邻城市中心区的区位优势,积极联动和服务周边城市板块,围绕中轴布局商业休闲、特色医疗、文化体育、站前科创办公、研发社区、特色滨水商业等配套功能,构建产城融合、活力多元的城市宜居组团典范。

五、重点任务

(一)载体能级提升计划

1.完善现代服务业载体平台

依托大数据产业基础,打造智能供应链管理中心、智能制造产业创新中心、“互联网+”人才培育中心。积极推进南通苏通长江生态文化园重特大服务业项目建设,布局航母公园、航母爱国教育基地、狼山探索湾、主题酒店、特色商业街区等,打造长三角区域特色文旅基地。紧抓南通诺德学校、南通惠立学校相继落地的契机,强化高端民办教育功能配套,增强要素吸附力、产业支撑力和辐射带动力。

2.谋划推进一批重特大项目

坚持内外资并举,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精心谋划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大、市场前景好的重大产业投资项目。依托通富微电、捷捷微电、神马电力、联钢精密等重大制造业项目,重点布局一批研发设计、检验检测、供应链物流、能源服务等服务业补链和制造业配套项目。紧抓“新基建”发展机遇,招引一批大数据应用、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含量高的重特大项目。顺应新消费发展趋势,聚焦现代商贸、文化旅游、高端教育、医疗健康等领域,策划落地一批高品质、大体量的重大项目。聚焦科技服务、信息与软件服务、专业服务等重点领域,打造若干亿元楼宇和主题楼宇,利用楼宇经济优势吸引特定行业总部落户,稳步提升楼宇品质、楼宇入驻率、产业集聚度和经济贡献度。

3.健全项目闭环式推进机制

摸清园区现代服务业“家底”,完善园区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储备库,形成竣工一批、启动一批、储备一批的年度项目滚动机制。紧盯在建服务业重大项目,从项目谋划储备、招商签约、开工建设、投产达效,全阶段、全流程跟进。建立项目分级管理与挂钩跟踪推进制度,压紧压实项目推进“全流程”,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效。重视“项目转主体”工程,找准服务业项目投产时机,加强对已竣工或即将竣工项目的跟踪,引导企业第一时间“升规纳统”。加快推进主题式“一件事”套餐服务项目建设,精选与园区项目建设密切相关的主题套餐,进一步扩大上线可办范围,做到套餐旗舰店集中展示、材料对外统一受理、系统内部自动分发,提升在线网办标准化、集成化、便利化水平,满足园区项目多种应用场景的办事需求。

(二)企业梯队成长计划

1.引进领军型龙头企业

聚焦“4+3”现代服务业体系,以吸引外资和重大内资项目作为突破口,瞄准国际国内和民营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大型国企央企等,不断强化服务业招商工作。坚持主攻优势、突出新兴、提升传统、转型优先的原则,通过专业招商、驻点招商、以商引商、代理招商、资本招商、平台招商等多元化招商模式,招引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税收贡献大的骨干企业。贯彻落实园区培大扶强企业激励办法,引导领军企业发挥其在产业集群中的核心主导作用,加强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延伸,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有实力的中小企业、配套企业纳入供应链,构建供应关系稳定、质量标准统一、多方共赢的供应体系。

2.培育创新型服务企业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支持武珞科技园等载体完善软硬件设施,培育一批国际国内领先的高技术服务业创新型企业。动态跟踪服务业“四新”经济发展特征,引导研发设计、知识产权、检验检测、信息技术、文化创意、节能环保等领域服务业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加快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服务业重点领域应用,促进新产品孵化和新兴企业培育。打通政产学研协同创新通道,鼓励园区企业与长三角地区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培育高素质科研人才,协同开展高科技产品研发。加大创新型服务企业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引进创投风投力度,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发出针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定制型金融产品。

3.扶持成长型小微企业

深化“个转企、小升规”工作,升级“专精特新”培育计划,推动中小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支持中小微企业利用关键技术、数据资源、营销网络等优势,持续开展技术研发、工艺升级,在细分领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国内国际专利,成长为“单打冠军”和“瞪羚”企业。引导国内PE/VC及天使投资等机构积极对成长型小微企业投资入股,引导担保机构加强对现代服务业领域的高成长型小微企业的担保力度,鼓励和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针对服务业企业特点,推出仓单质押、专利质押等针对性更强、灵活度更高的金融产品,着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建立健全科技型小微企业专家服务制度和科技创新人才培训合作机制,激励小微企业持续提升创新能力。

(三)服务制造融合计划

1.大力发展制造服务业

围绕园区制造业共性服务需求,加快培育集战略咨询、管理优化、法律服务、信息服务、研究开发、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支持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裂变”专业优势,由设备制造商向一体化服务集成商转变,由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两端拓展延伸。加快推动园区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先进制造业“链主”企业分离发展企业的检测检验认证、工业设计、第三方物流等服务功能,设立面向社会的独立法人企业,充分发挥人才集聚优势和技术领先优势,拓宽服务领域,拓展服务对象,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发展。

2.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

通过提供云服务、构建工业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助推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改造、新兴业态培育、商业模式创新,实现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型升级,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现代服务支撑中心、高端业务IT外包中心、智能制造支撑中心和现代康养医疗服务中心,为全市提供源源不断的智慧服务新动力。支持服务业企业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展用户消费行为分析,提升精准营销、精细服务水平,引导企业从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鼓励服务业企业利用XaaS构建基于自身价值链的服务提供商生态系统。支持现代物流服务企业通过推动实现采购、生产、流通等上下游环节信息实时采集、互联互通,提高生产制造和物流一体化运作水平。

(四)提质增效推进计划

1.加快服务业标准化发展

以标准引领,建立现代服务业标准体系,推动商务服务、商贸服务、文化旅游等服务业重点领域标准化建设,支持企业牵头组织实施省、市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争取在国家、省、市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上取得新突破。积极培育园区服务业行业组织发展壮大,鼓励和支持行业组织参与区域性交流合作,参加国内行业标准制定等。加快国内外标准接轨,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活动,广泛开展国际认证,推动与国际知名认证互认,建立健全服务认证制度体系,推动更多优势品牌占领市场。

2.加快服务业品牌化发展

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推动服务业市场主体走品牌发展之路,鼓励服务业企业围绕品牌创建、开发和运营等各环节实施品牌一体化项目,争创服务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江苏服务名牌、中华老字号。支持行业协会、第三方机构开展服务品牌培育和塑造工作,创建大数据、电子商务、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服务业品牌。鼓励商贸服务、文化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企业挖掘南通特色文化和自然资源价值,创新开发独具特色的文创IP。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商标品牌战略,开展商标国际注册、收购国际品牌,塑造具有核心价值的企业品牌。积极参与“南通名品海外行”等品牌活动,紧抓“一带一路”建设契机,积极开展品牌宣传和推广,推动自主品牌“走出去”。

3.加快服务业数字化发展

顺应新技术赋能服务业升级的大趋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推动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效率,推动服务理念、商业模式和服务技术创新。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科技、金融、商贸、文旅、教育、物流等领域深度融合,支持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网红经济、在线新经济、枢纽经济等新兴服务业发展。拓展数字经济创新应用场景,有效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大力发展数字物流、数字金融、新零售、远程医疗、在线文娱等新业态,布局发展大流量移动宽带、大规模物联网、远程医疗等低时延高可靠链接的新业态。适应消费结构升级需要,鼓励服务业企业开展沉浸式体验服务、无人服务、定制服务等,推动形成多层次的服务市场繁荣发展。

(五)开放协同突破计划

1.深度融入苏南

充分发挥中国(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苏锡通园区联动创新区的先发优势,结合园区特色和实际,对苏州片区21项全国首创举措、81项全国领先举措进行分级分类复制和应用。主动对接苏州片区关于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针对不同服务业领域的特色产业实施细则,开展精准扶持。进一步对标苏州工业园区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无差别的城市服务、专业化的产-创-融服务,推动高端资源要素导入。加快融入长三角“一网通办”,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主动对接苏州、无锡等苏南城市的公共服务优质资源,推动医疗、教育、文体、人力资源等跨区域共享,促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2.全面对接上海

积极对接上海“五大中心”以及“上海服务”品牌建设,主动接轨张江、临港、漕河泾、市北高新等上海品牌园区,谋划设立面向国际前沿的科研和人才飞地,推动高端制造服务业环节、高端人才团队“平行转移”到园区。提高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制造业的检测检验认证、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科技含量和服务质量,培育新的服务经济增长点。积极开展与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等平台的长效沟通,汇集并更新园区企业跨区域布局、科技成果异地转化等需求信息,实现与上海创新资源高效对接。深度参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建设,在虹桥商务区设立离地孵化招商平台,推出专项扶持政策和投资基金,探索“孵化+基金+园区+招商”模式,就地吸引上海创新团队、企业入驻,条件成熟情况下引导服务业产业项目回流。

3.对外开放合作

吸引国外知名服务业企业来园区设立区域总部或代表处,加快引进外资研发设计中心、采购营销中心、教育培训中心和其他共享服务中心,梳理外国领军型生产服务企业目录并开展定向招商,引导外资品牌咨询服务公司、物流配送公司等入驻。重点发展科技服务、商务服务、检测检测认证等服务贸易,开展市场采购、跨境电商等新业态进出口业务,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服务外包等方式融入全球价值链。放宽注册资本、投资方式、经营范围等限制,引导外资投向高端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领域。完善与新加坡、奥地利的合作体系,打造国家级中新、中奥合作平台,支持在园区设立国际商事法庭等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构,探索中新、中奥律师事务所在园区联营,策划在园区举办服务贸易相关的国际会议、论坛等。

(六)产城深度融合计划

1.提升宜居宜业品质,加速产业工人集聚

借鉴苏州工业园区“邻里中心”模式,配套集餐饮、购物、休闲、娱乐、文化等功能为一体的社区商业中心,建设员工宿舍、高管公寓、特色餐馆、超市、银行、邮局、网吧、理发店、KTV、生鲜菜场、便民服务中心等生活类设施,“一站式”解决产业工人日常生活基本需求,把园区打造成为产业工人宜居宜业的品质新城,形成产业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的良好格局。

2.打造国际创新社区,吸引外籍人才落户

以南通诺德学校、南通惠立学校两所高端国际名校为抓手,大力支持外籍教师和国际人才引进,畅通外籍人才及其家属落户渠道,健全外籍人才基本公共服务权益保障与衔接机制。适度布局国际化街区和国际创新社区,增加国际化小型门诊、中西方食品超市和生鲜超市、国际化人才公寓等现代配套服务供给,因地制宜打造类海外生活环境。积极推动国际会议论坛、文化体育活动等落户园区,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中外合作交流品牌,提升园区服务的美誉度和号召力。

3.推动智慧园区建设,健全精细精致服务

加速推进“苏锡通智慧园区”建设,以触手可及的智能应用服务丰富居民的数字生活。力争所有政务服务实现足不出户、网上办理,医疗、教育、文化、旅游等服务主动推送、便捷获取。聚焦民生服务、社会治理、城市管理、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等领域,支持推动一批综合型创新场景的开拓和渗透,支持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首购先用。支持发展5G基站、车联网、智能充电桩、无接触配送、智能回收站、智能售货机等智慧城市终端,积极推进智慧教育、智慧卫生、智慧社区、智慧商圈等标准化建设,建设面向服务业应用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打造安全、高效、舒适的“数字孪生智慧园区”。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园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整合协调服务业领域区域合作、平台建设、项目引入、资源共享、政策服务等工作。完善相关工作推进机制,强化部门分工协作,建立常态的服务业企业、项目、平台、楼宇调研和走访制度,及时跟进、挖掘服务业企业面临的瓶颈问题,形成问题导向、向上诉求、点上突破的改革路径。落实工作责任制,建立规划实施的督查制度,对规划期内重大事项进行监督检查,明确重点任务的部门责任分工和时间进度,提高服务业精准化管理水平。

(二)完善政策扶持

深入贯彻和整合国家、江苏省、南通市支持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重点围绕服务业资金和土地等要素供给、企业培育、人才引育、行业监管等方面,建立健全园区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扶持体系,加强部门统筹,完善协调机制,对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一步聚焦倾斜,对鼓励发展的重点项目和龙头企业优先落实供地等一系列政策。充分发挥苏州自贸片区创新联动区的制度创新优势,围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关键环节,积极争取省级和市级层面对模式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的支持,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服务业政策试点。

(三)强化要素保障

一是注重人才保障。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多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定期开展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技能培训、高级管理人才研修培训。建立引领军人才激励机制,设立领军人才奖励基金,重奖引进服务业高端、领军人才。切实完善住房、租房、教育、医疗、娱乐等配套政策,吸引高端服务业人才来园区创新创业。二是注重资金投入。设立园区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成长性高、发展前景广、带动性强的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和新兴服务业项目。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和绩效评价,保障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三是注重土地保障。强化服务业重特大项目用地保障,对符合规定的工业企业利用存量房产和土地兴办生产性服务业的,经批准可在一定过渡期内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对研发设计、教育培训、医疗健康、现代物流等公益性服务业用地实行先租后让、弹性年期出让等供地举措。

(四)优化营商环境

持续深化“苏锡通·舒心办”政务服务品牌,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一体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破除服务业发展的隐性壁垒。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现代服务业项目审批流程,取消不合理前置审批事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坚持“鼓励创新、包容审慎”原则,探索适用于“互联网+”、平台经济、分享经济、创意经济、体验经济等新业态的监管方式。探索建立区域性信用体系建设合作机制和信用信息共享模式,实现“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

(五)强化监测考核

进一步完善园区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的动态监测、预警、预测、形势分析、统计信息发布和共享机制,逐步形成年度、季度服务业信息发布制度。根据省、市要求完善服务业统计方法和制度,加强服务业统计分析工作,强化服务业基层统计力量,保证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健全现代服务业考核评价体系,把现代服务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相关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和职责分工,明确目标任务、实施细则和落实具体责任,实行分类考核,定期督查,确保责任到位、任务落实。


展开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8-6016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信息
  • 厂房租购平台
  • 其他招商信息
  • 已为您免费生成了个人网上空间
    快去查看吧~
    政策下载
    在线咨询
    电话沟通
    电话咨询
    400-115-5265
    免费下载产业扶持资料